第八百八十四章 夫子的担心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10 作者:吹九醒 阅读量:11
    “朕可没有亏待科举状元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脸无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这到底怎么回事。”郑玄也冷静下来,打算听一听事情的始末,再做出判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办法,他实在是气晕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自己的得意门生,竟然都去当了小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觉得还活着,那是他内心强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般的老人家,早就被气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孔明要从军,朕便将无当飞军交给了他。”刘辩坦然道,“无当飞军可是朕的心头血,你说朕亏待他了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回忆了一番,确实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无当飞军的意义很重要,他也是知道一点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图谋收复交州、益州,关键就在于这支部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将无当飞军交给诸葛亮,非但没有委屈他,反而是一种重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郑玄仍然不能接受,自己的弟子竟然去从军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简直刷新了他的三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何晏和刘桢呢?他们二人为何会从军?”郑玄又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笑了笑,解释道:“何晏是朕看着长大的,他性子软弱,朕希望他到军营锻炼一番,以后才能重用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至于刘桢,大概是看到状元和榜眼都去参军了,心里也有点意思吧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原来是这样……郑玄心里好过了一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不是被刘辩逼迫,而是自己做出了选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一开始还担心他们是受委屈,想要为他们出头,结果不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尴尬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一开始将何晏评为第二,就有这样的心思,让他去磨练一番,没想到孔明先一步请求,朕也很意外,既然如此,朕打算让他们试一试,不知道夫子有何意见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能有什么意见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开始他认为诸葛亮是当小兵去了,可是刘辩说了,那是一军统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不会在这方面骗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非常笃信这一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让文人从军,好像不太好吧,您当时为什么不告诉老夫,让老夫去劝一劝他们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有什么好劝的。”刘辩不以为然道,“全天下都在说朕偏心,重用武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文官面前,为何不去尝试一番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也想培养出几个儒将出来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么一说,好像也很有道理的样子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一下子被说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朝廷,的确有这么一股风气,尚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将军们走路都是威风凛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不是刘辩不允许他们参与朝政,恐怕他们还会抢文官的饭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场文武之争,其实郑玄也不会选择立场,跟他没什么关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作为读书人,他当然希望读书人能够获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辛辛苦苦读书,不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诸葛亮真的成功,打破了武官的封锁,成为了儒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也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出身鸿都门学,又通过了科举,获得了第一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已经被打上读书人的标签,毕竟半辈子都在做这件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两位夫子,还有什么疑问吗?”刘辩的视线看向了案几,示意自己还有很多公务需要处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请陛下恕罪,是老夫唐突了。”郑玄致歉后,和蔡邕一同离开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路上他心事重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蔡邕关心地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孔明这孩子,胆大心细,确实是统兵的料,若是他能够成功,今后我鸿都门学又多了军中的靠山,是一件好事啊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可是,孔明需要面对的,不仅仅是陛下的考验,老夫有点担心他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内心矛盾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他看来,让诸葛亮参加士兵训练,就是给他一个下马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德和魏延在禁卫军中名声不显,可也是狠角色,落在他们手里,肯定少不了一番折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放心吧,若是连练兵这一关都过不了,活该被人欺负。”蔡邕反倒是看得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他已经进入了无欲无求的状态,只想看着大汉最终统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便死而无憾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个目标,越来越接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说的也是,只是老夫这心,总是难以平静。”郑玄叹息道,“大概是我老了吧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邕也是感慨万分,建议道:“既然如此,老夫去向陛下要一分文书,我等到北邙军营看一眼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一开始想要拒绝,觉得自己不该去打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又怕自己的学生遭受虐待,最终还是同意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蔡邕的去而复返,刘辩非常意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没等蔡邕说完,刘辩就同意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国丈一路小心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多谢陛下关心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,蔡邕和郑玄从洛阳出发一路来到北邙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当年险些丧生在此,没想到……”郑玄说到一半,就不敢继续往下说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种事情,自己知道就好,说出来遭忌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邕倒是没什么关系,毕竟他的女儿可是刘辩的妃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二人一路畅通地来到了军营,赵统将他们领到了诸葛亮跑步的场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诸葛亮?这是何晏?这是刘桢?”郑玄愣住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还是鸿都门学的学生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怎么会如此狼狈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大汗淋漓,一瞅见郑玄到来,连忙爬起来行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古代,老师的身份地位非常高,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学生拜见父子!”诸葛亮踢了踢躺在地上的何晏,后者无动于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谁踢我?让我躺死在这里吧!”何晏眼睛都懒得睁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段时间的训练,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地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就是跑步而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晏的体能最差,跑起来相当于丢了半条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桢也连忙滚起来行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夫子来了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哪个夫子?”何晏睁开了眼睛,意识到自己失礼以后,连忙爬起来致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没事,这里是军营,不必拘束,老夫只是想来看看你们,顺便问你们一些事情。”郑玄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夫子想要知道什么,尽管开口,学生一定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”诸葛亮带头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为什么放弃大好前途,跑来从军?”郑玄的眼神,变得犀利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沉吟片刻,回答道:“男子汉大丈夫,当持三尺之剑,立不世之功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点点头,诸葛亮有雄心壮志,他是知道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曾经自比管仲、乐毅,乐毅正是军事天才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