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零四章 昭告天下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10 作者:吹九醒 阅读量:11
    郑玄被怼得说不出话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天命之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听起来很神秘,很玄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当郑玄捋清思绪后,觉得刘辩说得没有错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灵帝一朝,天下大乱,黄巾贼肆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各路将军好不容易平定了黄巾,董卓趁势崛起,霸道地入京,控制了整个洛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臣不敢与之为敌,董卓张狂跋扈,时人莫敢不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强势斩杀董卓,控制了朝局,一路平定董卓余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此,刘辩更是一发不可收拾,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今,只要朝廷收复交州、益州,刘辩的功绩将会圆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大汉将会迎来一波发展潮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书画,还是航海,丝绸之路等等,都会成为大汉主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新的资本思想也会逐渐积淀,大汉将会进入新的时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凭借着这些先进的力量,刘辩不仅可以派兵远征各国,还可以采用文化入侵等方式,令各国臣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届时就不是万邦来朝了,而是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阻止帝国扩张的绊脚石,刘辩既要利用起来,又必须谨慎提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的话,听听就行了,刘辩怎么可能当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天下,是朕的天下,每个人各司其职即可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鸿都门学的夫子,替朕培养人才就是你的主要任务,其他事情,何必插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朕有过失,你提出来也就罢了,朕也不是不可以接受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而今,你以自己的猜想和臆测,企图改变国策,不觉得有点过分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愣在当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仔细考虑了一番,这一切的确源于自己的担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害怕刘辩遭遇不测,害怕大汉失去一位明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这些,都是郑玄的凭空想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甚至连险情都没有遇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也可以是未雨绸缪。郑玄的担忧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对于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来说,因为一些莫须有的揣测,就改变自己的意志,那才是深刻的侮辱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要大汉一统,郑夫子,你能明白朕的苦心吗?”刘辩喝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重重地行礼,跪下,随后告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走出金銮殿的时候,他神色黯然,失魂落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敲打自己的胸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老夫,已经不年轻了啊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感慨万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蔡邕感同身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气场太强了,蔡邕根本说不上话,甚至头脑一片空白,不知道说什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伯喈,请务必教导好太子殿下!”郑玄突然请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邕沉重地点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管怎么样,太子都是重要的备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是刘辩真的出了什么意外,太子必须有足够的能力顶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在郑玄看来,太子差刘辩太多了,甚至连刘辩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何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恐怕连禁卫军的将军,刘民都驾驭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不得不担心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康成,不是老夫说你,陛下武艺超群,又身经百战,他会保护好自己,怎么可能出事?你就别瞎操心了。”蔡邕忍不住提醒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怔了怔,觉得蔡邕说的有道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出征这么多次,不也是安然无恙回来了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区区交州、益州,不可能阻挡朝廷的天兵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见打发了郑玄这些大儒,也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是郑玄死谏,一头撞死在这里,刘辩还真拿他没有办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他不会因此改变主意,但终究会感到惋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点隔应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幸郑玄还保持着理智,不然真的是白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传王璨、陈琳入宫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二人匆匆而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命你二人拟订征讨益州的文书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下达了命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璨和陈琳对视一眼,纷纷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他们很快反应过来,目光逐渐地坚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陛下终于要对益州出手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有何难?请陛下赐下笔墨纸砚,臣现在就写!”陈琳朗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窝艹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璨忍不住吐槽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陈琳这家伙,竟然这么会装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璨是年轻一辈中,文章写得特别好的一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初朝廷征讨荆州,刘表兵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璨锒铛入狱,是蔡邕不远千里,亲自保住了王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少年时期,王璨在洛阳追随蔡邕学习过一段时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邕非常器重他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陈琳,更是写得一手好文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将他们召集到一起,就是想看他们的表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很明显,陈琳更加上道,也更加有勇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竟然敢当面写讨伐文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这里是金銮殿,刘辩的眼皮底下,万一陈琳憋不出好文章,可是非常丢脸的一件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要是陈琳写出来了,必将一鸣惊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陈琳选择了迎难而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璨自然不会认输,慷慨激昂地迎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二人奋笔疾书,只用了一个时辰,文章就成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看了以后,非常满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的文章,各有千秋,朕也不好评价,不妨让天下人都瞅一瞅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陈琳和王璨都吃了一惊,朝廷竟然要用两份征讨文书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一想到金銮殿上的是少帝刘辩,一切都解释得通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就是如此不拘一格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些乱七八糟的规矩,在他这里根本不算什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久后,朝廷讨伐益州的文书,传遍整个洛阳,又从洛阳辐射到各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时间,大汉沸腾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终于再次出手了,天下一统,指日可待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出兵,必将横扫八荒,益州刘璋恐怕只能等死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姓们热情高涨,议论纷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都非常支持朝廷,甚至愿意捐献财物,支持朝廷出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当然是拒绝了百姓们的好意,朝廷不能每次都如此不要脸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军费,皇室出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财大气粗,完全可以支撑一场战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更何况,上次贩卖古董等,忽悠来一大批资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好钢用在刀刃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室留着这么多钱干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又不养闲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肯定会引起皇室成员的不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他们无法影响刘辩的决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宗族的力量,在刘辩面前,已经没有了威慑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可不在乎身后名,不管史书怎么记载都行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