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零七章 事态发酵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10 作者:吹九醒 阅读量:11
    朝廷与汉中的关系,越来越紧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鲁调兵遣将,任何一个小动作,都瞒不过刘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源源不断的情报从汉中传递出来,刘辩喟然长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鲁的行为,无疑是想要反抗朝廷,不服从朝廷的调配、安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提前通知张鲁一声,就已经对得起他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直接起兵攻打汉中,对朝廷岂不是更加有利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张鲁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,朕会让明白,什么叫后悔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在朝堂上勃然大怒,群臣战战兢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生怕怒火降临到他们身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唯有庞统站了出来,实事求是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张鲁在汉中深得人心,若是贸然进攻,他一定会裹挟民意,与朝廷抗衡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点才是最难对付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不可能对平民出手,他们是大汉的基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更何况,刘辩是讨伐大军的统帅,不管人是不是他杀的,都会算在他的头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哪怕没有人敢明面提出来,暗地里还是会有各种声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掌控大汉以后,并没有大肆弘扬儒家思想,只是作为统治的手段在利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大汉并不缺少腐儒,若是他们一头撞死在皇宫前,刘辩的名声也就臭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自己可以不在乎,可是作为臣子,庞统必须做到未雨绸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臣子们存在的意义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哪怕不能决策,好歹能够查漏补缺吧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这臣子当得也太失望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张鲁让平民上战场,朕不会心慈手软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回答得斩钉截铁,丝毫没有犹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既然拿起武器,上了战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不是平民个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有威胁的敌人,刘辩不会让禁卫军饶他们一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禁卫军的惜命,在刘辩看来,更加地珍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刘辩的话,还是触怒了一些大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正尽力地隐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百姓是大汉的根本。”王允莫名其妙提了一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没有否认,甚至非常认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拿起武器反抗朝廷,就不是百姓了,而是逆贼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允瞬间不知道如何反驳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刘辩亮出刀剑,还是良民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哪个朝代的良民,会想着干掉朝廷?干掉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吃饱了撑的吧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对于拿起武器反抗的人,零容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他们也有投降的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投降者,可以免死,但在交战的时候上,一步都不能退让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汉中兵多将广,屯粮足够吃一年以上,又有天险在,难以进攻,不如继续招降张鲁,更能显朝廷仁义。”韦端建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他看来,张鲁不是不想投降,而是朝廷诚意不够,只要拿出诚意来,多派使者跑几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么这件事肯定能成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鲁的性格,并不适合领军作战,甚至统兵都有缺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之所以反抗朝廷,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神国破灭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要朝廷允许五斗米教发展,或者成为国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相信张鲁一定会积极配合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韦端已经拿捏好了,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亲自前往去劝说张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要刘辩开金口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切都不成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刘辩并没有这个打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已经给过张鲁机会了,他自己没有珍惜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那是朝廷没有提出条件,若是提出条件以后,张鲁仍然不答应,陛下再起兵征讨,名正言顺!”韦端仍然不死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么好的机会,一定要把握住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韦家已经很久没有建功了,以后的发展空间被局限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仅凭一些政绩,根本无法让他升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韦端决定铤而走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能不能成就三公,就看这一次表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好了,朕知道你们的意思,但张鲁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剩下的交给朕的大军处理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挥挥手,示意众人不必再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看似一意孤行,实际上刘辩也有自己的考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清算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每次攻打下一个地方,刘辩都会清算一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各大世界手脚都不干净,随便查一查,就能发现一堆肮脏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三下五除二,立刻清除干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方便了朝廷以后的统治,以及对田产、土地等的再次分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这些东西都掌控在世家手中,刘辩也不可能再找借口强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唯有在战争的时候,才能再次洗牌,让大家看起来合情合理,不会有太多的抵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成王败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直以来,刘辩都是如此扫荡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之所以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健康成长,和刘辩去除这些毒瘤有很大的关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万一张鲁真的投降了,刘辩还怎么清算汉中的世家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完全没有了理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后哪怕找到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,也会被认为捏造,故意对付他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张鲁的五斗米教,也是刘辩头疼的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是教义不够出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是刘辩根本不希望宗教的存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有皇权的庇佑就足够了,何必再找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看着也糟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宗教的存在,不能影响到皇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不能超过地方官府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很明显,想让张鲁回到过去,那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五斗米教的成长,已经超过了一郡官府,甚至能够影响一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若是放任其成长,现在不乱,百年以后肯定也会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韦端的小心思,其实早就在刘辩的考量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衡量利弊之下,刘辩不可能让张鲁保留五斗米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让张鲁无条件投降,他也不可能答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双方的利益无法调和,只能一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趁着刘璋和张鲁的关系不和,刘辩完全可以逐一攻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他们联合起来,还会对刘辩造成一点点麻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张鲁想要凭借一个汉中,与刘辩作对,完全就是痴心妄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刘辩最主要提防的还是张鲁会不会运用一些特殊手段,影响战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最头疼的就是这一点,道人的手段,让人难以猜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群臣看着刘辩的神色,纷纷沉默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知道,不管说什么也没有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意志,很难被转移,或者改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祝陛下武运昌隆,千秋万代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既然劝不动,群臣只能献上祝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除了这一点毛病以外,他建立的种种奇迹,能够让所有人闭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南征北战这么多年,未尝一败啊!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