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三公九卿(下)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10 作者:吹九醒 阅读量:21
    “臣请辞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一瞬间,仿佛炸裂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三公之中,司空一直空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拖了好久没有补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今在职司徒、太尉两人,竟然在同一天告老还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说没有内幕,没人会相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没有人敢怀疑刘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在朝堂上,说一不二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彪这个和事佬,非常“识趣”,他这时候站出来,就是为了引导百官,往他的身上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他早就不管事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了讨刘辩欢心,杨彪真的可以做到“未雨绸缪”,提前辞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王允,是真的老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段时间处理文书,都在打瞌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晚上睡不好,白天打瞌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奏折看不懂,也假装打瞌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他有严重的近视眼,一些小字根本看不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王允要告老还乡,大家并不觉得意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觉得王允早就该下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初刘辩提拔王允的情景,历历在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是和“董卓”斗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允占了便宜,当了十几年的司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应该满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以他的名望、才学,基本上不可能成为三公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没有寒酸,也没有做作,而是肯定了二人的付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司徒、太尉能够为大汉做出如此牺牲,是百姓之福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,准了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做事,一向雷厉风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众人并不觉得奇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他们依旧难以相信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堂风云变幻,已经不是他们能够看懂的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倒是没有什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给了王允、杨彪一些赏赐,以及闲散的爵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随后,王允的侄子王凌,被征召入朝为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也被封了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算对得起他们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太原王氏的衰落,还是不可避免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凌的才华,不足以在当世竞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能够入朝为官,已经是承了刘辩的恩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百官的神色,都有了变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三公之位,空缺出来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三公之位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十几年来,刘辩从未换过三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能占据一席之地,那么名流青史是必然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想到这里,他们的目光顿时炽热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并非人人都有资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国事,便下令退朝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允和杨彪刚刚退下,刘辩不可能直接任命三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样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也引发了朝堂的议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散朝的时候,都紧握着拳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太激动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今他是御史中丞职位,也是有资格竞选一下三公之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概率很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般而言,都是从九卿中挑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士元,你要保持好心态。”徐庶提醒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的状态,很不对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我知道,只是错过此次机会,恐怕一辈子都难以心安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人才济济,如今最有资格成为三公的,不是你我!”徐庶清醒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元直,你说说看,陛下会选谁?”庞统好奇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首先,是一直保持着司隶校尉职务的曹操,曹孟德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其次,是与曹公齐名、出身四世三公的凉州刺史袁绍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沉吟片刻,打断道:“他们二人,如今都在外为官,陛下会为此将他们征召回来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曹公、袁公都是陛下的从龙之臣,又是大汉肱骨,你说呢?”徐庶反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长叹一口气,正好看到诸葛亮经过,忍不住叫了一声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呦呵,这不是无当飞军的统帅,诸葛孔明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听了这阴阳怪气的声调,乐呵呵地笑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之所以这么嘲讽,其实里面是有故事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出身科举,还是状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按理说,应该是文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这家伙竟然跑到了武官的队伍中,谈笑风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不是自找排挤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别多想了,你最多位列九卿。”诸葛亮讽刺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德一气,差一点撸起袖子,和诸葛亮干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不在朝堂,不知道我为此付出了多少,少说点风凉话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我闭嘴你也成为不了三公,资历就不够。”诸葛亮毫不留情地打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说说,普天之下,谁有这个资格?”庞统骄傲的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论才情、处理政务,他不输给任何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我随便举两个例子?”诸葛亮胸有成竹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似乎有点担心会打击到庞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看到诸葛亮如此神态,庞统更加不会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倒是说说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少府贾诩、光禄勋荀攸,二人可都是位列九卿,资历更是远远超过于你。”诸葛亮直言不讳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一时语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真是见了鬼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怎么优秀的人,会这么多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与你同一层次的,还有军师祭酒郭嘉、掌管驿站的戏志才等等,你说说看,三公之位,能轮得到你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葛亮挥了挥羽扇,一副自在模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最看不惯诸葛亮如此神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好像完全不在乎三公之位一样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谁不想位极人臣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不信,诸葛亮会不心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在荆州求学的时候,可是被称为“卧龙凤雏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愿意屈居人下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孔明,你不会一心留在军中吧?”庞统警惕地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有什么不好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是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什么不好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、徐庶二人在朝堂为官,诸葛亮在军中当儒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两边都有自己人,互相照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庞德心里总是不得劲,虽然少了一个竞争对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同时,也缺了一个帮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,他们联手起来,三公算得了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丞相之位,也是唾手可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起丞相,庞统更是郁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家伙太神秘了,几乎不会上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陛下却对他颇多纵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忽然觉得,自己脑子跟不上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唉,不管陛下怎么选择,都是陛下的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士元,你不必灰心丧气,这一次九卿之位,肯定有你的份。”诸葛亮安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次南征,诸葛亮已经建立了莫大的功勋,可是朝廷的赏赐,却没有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也很好奇,到底会获得什么样的职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区区一个无当飞军统帅,已经无法满足诸葛亮的追求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他们不知道的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此刻比他们更加头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百官的升迁,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需要平衡方方面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不小心,容易和臣子离心离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属实不好安排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