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九十九章 整合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10 作者:吹九醒 阅读量:11
    无当飞军初步成军,刘辩的准备又充实了一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南下势在必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此之前,物资的储备也很重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益州、交州都是边陲之地,需要长途跋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按照刘辩的估算,想要彻底平定这两个地方,大概需要一到两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物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天下粮草都储存满了,刘辩倒是不担心粮食是否充足的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令人头疼的是,粮食的运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运河贯通南北,提供了便利的交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大运河抵达不了益州,也到不了交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运输粮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,因此他打算修建一条驰道,直通荆州,在荆州储备粮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,无论是刘焉还是刘备,都是从荆州进入益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相对于蜀道来说,这要简单得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刘辩不会放弃这条路线,朝廷在图谋汉中的时候,荆州也会出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荆州回归朝廷的时间并不长,农业等都没有跟上发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储备足够的粮食,就是对战争最大的支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入蜀,并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荆州还有道路前往交州,可谓是四战之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直没有忽视荆州的重要性,在制定作战方针的时候,甚至把荆州放在主要地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这对于周忠来说,实在是艰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的全部精力已经投入到大运河之中,朝廷的国库也已经掏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还怎么修建驰道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如直接要了他的老命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啊,老臣实在是没有办法啊!”周忠哭诉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想想也是,没有为难这位老臣,将修建驰道的任务,交给了鲁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起鲁肃这位大才,在扬州一直没有受到重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后来陆逊推荐给了朝廷,刘辩面试以后,立刻将鲁肃提拔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驰道的修建,正好小试牛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不禁感慨万分,老一辈的大臣,渐渐地不行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有意补充三公,可惜杨彪这家伙精力依旧旺盛,刘辩也不好意思动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大臣也该更新换代了。”刘辩叹息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无论是周忠,还是王允,都已经年迈,到了退休的年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他们打死不退,刘辩也不好意思用强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都是从龙之臣,当初要不是他们支持,刘辩很难成功扳倒董卓后,还能让朝政稳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都是大臣们的功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这些准备中,最令刘辩困扰的是朝廷的大方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底先取益州还是交州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两个地方都很偏僻,朝廷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收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犹豫了很久,始终没有做出决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将戏志才召来,吩咐道:“志才,这段时间你不要做其他事情了,专心盯着益州和交州,不管大事小事,都需要向朕汇报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遵旨!”戏志才拱手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需要足够的情报来进行判断,只能辛苦戏志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种时候加派密探已经来不及了,还有被发现的可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戏志才只能动用他潜藏好几年的探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璋的一举一动,都被监视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寻欢作乐,他最喜欢的就是拜访紫虚上人,希望能够有奇迹出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凭借着益州的兵马,刘璋不认为自己有胜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能依靠的,就是益州的天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想要进入益州,就必须克服这一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一直防守,肯定会出现破绽,刘璋一点信心都没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在没有信心的时候,就需要找一点信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紫虚上人便是刘璋的信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初扬州有一个于吉,折腾得朝廷死去活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刘璋看来,紫虚上人一定也有这样的威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开始他还想试探一番,逼出紫虚上人的能力,又害怕他发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紫虚上人最厉害的能力,是洞穿一个人的过去未来,神奇得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简单地说,紫虚上人就是一个算命的,只不过算得很准,还懂得夜观天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夜观天象,在刘璋看来,是牛人的代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无论如何,刘璋都要请紫虚上人出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益州真的没救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璋不敢想象,一旦失去益州,他还能做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身边的美人都会离他而去,下半辈子都别想看歌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简直太可怕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权力带给刘璋巨大的享受,一旦失去了,他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地废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更何况,一旦战败,朝廷不会放过刘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人头落地……刘璋不敢继续往下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上人,现在天象如何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璋语气谦虚,他需要一些安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如今天象利于朝廷,益州恐怕回天乏术。”紫虚上人无奈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璋心里咯噔一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难道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您现在向朝廷投降,还有一线生机。”紫虚上人实诚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刘璋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家父留下的基业,怎么可以拱手让人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里,刘璋义愤填膺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基业?益州一直以来,都是属于朝廷,现在朝廷要收回去,没什么不妥。”紫虚上人摆明了不想趟浑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妖道于吉都被朝廷弄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紫虚上人不想步后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以刘璋的能力,哪里值得他辅佐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跟着刘璋混,等于掉脑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哼!这些我不管,总之益州是父亲留给我的,我一定要守住。”刘璋冷哼一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不是怕激怒紫虚上人,刘璋真想问一句,你到底是哪边的?竟然天天为朝廷说话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璋是真的不甘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命数,不可更改,否则会引起祸乱。”紫虚上人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璋终于不耐烦了,离开了道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路上他长吁短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为什么会这样?偌大的益州,竟然没有一人能够辅佐……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久后,刘辩的案几上,就多了“紫虚上人”的卷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人神秘得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曾经说过,紫虚上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最好不要得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不定他暗地里会改人命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当然是不相信的,不过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紫虚上人不打算扶持刘璋,刘辩也不会主动找他麻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必须做好准备,若是紫虚上人和于吉一般妖虐,执意与朝廷为敌,最好除掉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命戏志才再接再厉,搜寻更多靠谱的情报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