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章 忽悠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10 作者:吹九醒 阅读量:11
    紫虚上人知天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不知道他会有什么神奇的手段,不过能够在历史上留名,总该有点本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务之急,是准备足够的物资南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有几项大工程正在动工,大运河更是吞金巨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按照贾诩的建议,朝廷不应该支付劳役工钱,管吃管住就行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逢年过节,可以安排一顿肉汤,肉食就算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干嘛对劳役这么好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节省下来,朝廷的国库将逐渐充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荀攸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,各州进行裁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历朝历代,都没有像刘辩一朝,养着百万雄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今只剩下交州、益州还没有收复,地方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部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养一名士兵,对于朝廷而言,都是一种负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边军、禁卫军,地方守军完全可以裁撤三十万人左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州留着两三万兵马,应对一下突发事件,完全足够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干嘛养着十万兵马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荀攸的建议,是刘辩以后的方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强中央,弱地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地方守军不可能太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天下平定以后,军队将会成为朝廷的负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荀攸的方案,到了刘辩这里,直接被拦下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平定了益州、交州以后,你再重新给朕上书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是如此回复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天下还没有平定,刘辩怎么可能裁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刘辩的野心,不局限于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后朝廷的规划重心,将会在“发展人口,大规模移民”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想要统治这广袤的土地,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人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管他征服哪里,汉人都是统治的基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征服的异族始终都是异族,能不能成为自己人,还要看他们的造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交州以南,凉州以西,幽州以北,青州以东,都是刘辩继续征讨的地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口足够多以后,地方守军完全可以移民边境,成为边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刘辩会给予足够多的政策支持,让他们心甘情愿移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边境的人足够多了,生产力才会蓬勃发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后远征,刘辩也不需要从中央运输物资,而是直接从边境抽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刘辩积极发展凉州、幽州的原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此之前,他要筹备出征的物资,在不影响各项工程的情况下,完成出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目光,自然是瞄准了新兴的阶级,商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商人们享受了朝廷的政策,积累了大量的财富,是时候付出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沉吟片刻后,刘辩似乎做出了决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准备了一场忽悠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去,传召庞统、徐庶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久后,二人联袂而来,向刘辩行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参见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有一个计划,需要你们配合一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和徐庶纷纷打起精神,仔细倾听,生怕错漏一个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是这样的,朕要你们放出风声,朝廷准备进行货币的改革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一听到这个,瞬间就头大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目前的经济状况一直良好,发展势头强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中原地区国泰民安以外,还有稳定的金融支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,货币有很多次改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莽创造出了“大泉五十”,也就是简单地将一枚五铢钱熔铸,成为了面值五十的货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块钱当五十块钱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通过这一招,王莽掠夺了大量的民间财富,支撑起了新朝的“奢靡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距离刘辩朝最近的一次货币改革,是董卓入京的时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家伙制作了大量的伪劣五铢,冲击了原有的市场秩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导致大汉一片混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刘辩也忍不住动手了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五铢钱乃国之根本,不能轻动啊!”庞统激动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士元慌什么,陛下又没有真的打算改革,只是让我等放出风声。”徐庶一语道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点点头,五铢钱的地位,根深蒂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不打算破坏持续了数百年的秩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刘辩也不会放任不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大宗货物交易中,五铢钱明显不能满足市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等到天下一统,刘辩将会对“金币”出手,制作出价值更高的货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原材料当然不能继续是铜,这样就没有公信力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目标是金、银之类的贵金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打算做什么?”庞统忍不住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有一批古董,以及皇家用品准备出手,让你们帮忙抬抬价格。”刘辩没有隐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愣住了,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理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在巨富人家中,已经有人意识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货币的价值,会随着朝廷政策的改变而改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唯有古董、田产、宅邸、店铺等等是保值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曾经确立了国策,田产不允许买卖,朝廷是不承认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宅邸、店铺也采取了限购,每次交易、买卖,都需要到相关部门登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古董成为了畅销的保值物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刘辩有意为之,田产、宅邸、店铺等,都能产生价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古董有什么用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奢侈品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将这些东西卖出去,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宫每隔一两年,都会采购一些陶器等,放置一段时间后,再高价卖出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屡试不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我心安理得地赚取着富人的钱,而富人呢,花钱买到了“古董”,还买到了面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这些东西,都是货真价实从皇宫里流传出去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让庞统、徐庶二人操作一番,不过是重新激活古董市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这些年在刘辩的祸害下,商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东西的价值在于别人的认可,实际上是不能用来购买货物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知不觉中,刘辩掠夺了大量的财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,他不过是要玩一波大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会意以后,尽心尽力地为刘辩安排,在一次宴会上,他“醉酒”透露了一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在下将上书陛下,进行货币改革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知怎么地,细节流传了出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商人们对官场的消息最为敏感,他们立刻采取啊行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傻子们的带领下,刘辩成功贩卖了一批又一批古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奢侈品市场再一次被激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象牙、珊瑚、珍珠等,也迎来了新的高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留着这些玩意有什么用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统统卖了出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腰包一下子鼓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啊!”郑玄失望极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的奢靡之风,盛行起来。

热门评论